文章分享
《改變想法,改變命運》- 想法為何那麼重要?
萬sir
2024年9月6日

你是否曾經因為錯失地鐵、巴士、小巴班次而感到沮喪或憤怒?你是否曾經因為工作上一個小小的錯誤而感到極度沮喪,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並覺得未來充滿失敗的可能?你是否曾經與朋友的對話中,無意中說了一句話,對方的反應顯得有點不滿,你不斷重複思考,感到不安?我們的想法或信念不僅會影響情緒,還會左右我們的決定,最終塑造我們的人生。

想法如何影響情緒與行為?

根據認知行為治療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 CBT) 理論,我們的信念情緒行為彼此交織,形成一個循環。例如,當你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如果你的想法是「我怎麼總是失敗?我真的不夠好!」,這樣的負面思維會引發挫折、憤怒或沮喪的情緒。隨著情緒低落,你的行為也會受到影響,可能變得被動、不願嘗試新事物。這樣的模式容易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讓你越來越覺得自己無能為力。

反過來說,如果你在同樣的情境下,嘗試轉換角度,把想法調整為「雖然這次不順利,但這是個學習的機會」,那麼情緒自然會變得更為積極。這種正向情緒會驅使你去採取行動,從而帶來更好的結果。這就是「改變想法,改變命運」的力量所在。

如何打破惡性循環?

認知重建 (Cognitive Restructuring) 是CBT中的一個重要技巧,幫助我們認識到不合理的負面思維,並用更有建設性的想法取代它。例如,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時,可以問自己:「這是真的嗎?有沒有事實支持這種想法?」通過質疑消極思維,我們可以找到更多可能性,而不被限制在負面的情緒中。

角度改變帶來的影響

簡單的視角轉換,能夠顯著改變我們的情緒和決定。生活中的挑戰難以避免,但我們能控制的是如何看待這些挑戰。當我們選擇用積極、開放的心態看待困境時,便能在逆境中找到成長的契機。

在接下來的分享中,我將以故事形式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情境,展示每個故事的主角如何透過轉換視角來調整心態。例如,當我們錯過地鐵或巴士時,如何換個角度看待這個情況,從而避免情緒過度波動;又或者,當我們在工作中犯了小錯誤後,如何透過正向思維打破負面循環,從挫折中找到積極的轉機。這些故事將展示如何通過改變想法或觀點,提升情緒與行為,實現正向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