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出生開始便需要愛,愛是透過我們與別人的互動中得到。我們在成長歷程裡會與父母或照料者、兄弟姊妹、學校環境、生活環境等互動,過程中我們會經驗到某些需要長期得不到滿足,我們便會感覺不被愛,以致在往後的生命中不斷地追尋,渴望彌補這些欠缺,而這些需要就是內在渴求。
內在渴求分類為十種,包括:
除了成長背景外,在生命中一些重大的或傷害性的事件亦會使人的內在渴求轉變。由於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及所經歷的都不同,因此每個人的內在渴求及其程度都有差別。當我們的內在渴求得到滿足時,我們便會感受到被愛;當渴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好像嬰孩得不到餵養及照料會哭鬧,而成年人則會產生負面情緒,例如憤怒、傷心、失望、無奈等等。
因此,我們需要認識自己的內在渴求,可以知道怎樣去滿足自己,否則我們會在一生中不斷追求,但又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以致不斷經歷失望;在關係中更要認識伴侶的內在渴求,讓彼此更明白對方,接納對方,因著愛的緣故彼此滿足。否則,因彼此的內在渴求得不到滿足,負面情緒會令大家產生衝突,大家都渴望對方去滿足自己,結果互不相讓,惡性循環,影響關係。
歡迎到「十種內在渴求分析(TILA™)」連結,了解自己的內在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