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懂得應付衝突 人際關係更上一層樓 (三)
萬sir
2014年8月14日

在上兩篇文章我們已分別了解到「退避」及「退讓」兩種衝突處理的模式,這次我們去認識第三種模式-「全勝」。全勝的衝突處理模式是指在衝突時重視事情的成果及結果而不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全勝的人在衝突時會據理力爭,在事情上雄辯滔滔,好像很想遊說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甚至令人感覺到非要聽他們的意見不可。他們重視的是事情的結果及成效,對於衝突會否影響彼此的關係並不太在意,因此他們的座右銘可能是「針對事而不針對人」,他們就算討論得面紅耳熱也在所不計。

他們給人的感覺很強硬,性格好像有點暴躁及固執,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然而他們內心可能同樣覺得別人不明白他們,不肯接受他們,因此他們很渴望被對方認同及接納,好像別人接納他們的意見就等於接納他們一樣。他們這種不被明白及不被接納的想法通常在成長過程或過往的經驗中形成,例如父母同樣是全勝的人,他們的意見幾乎從來不被父母或家人接納,但礙於父母的權威,他們無奈地跟隨父母的意見,內心卻充滿不被聆聽、不被接納、委屈及憤怒等情緒,這些情緒無耐地一直堆積在心裡,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理。他們長大後當與人有意見分歧時,他們堆積已久的情緒會被再次觸動,那種委屈的感覺再次浮現,於是很想為自己「討回公道」,於是據理力爭,給人一種壓迫感,有時候令人感到不近人情,影響人際關係。

全勝的人很渴望被聆聽及被接納,所以他們內心其實很重視人際關係,可惜他們的表現卻令人感到壓力及冷冰,使人反感,適得其反,事與願違。他們若想改善人際關係,可以在面對意見不同時先嘗試調整自己的情緒及心態,當感到有委屈或憤怒的情緒時,先幫助自己放鬆,例如慢慢作一個深呼吸,放慢說話的節奏,然後嘗試告訴自己,別人不是衝著自己而來的,大家只是持有不同的意見,別人不接納自己的意見不等於不接納自己,自己仍然是很好的,就算到最後別人還是沒有接納自己的意見,這並不等於自己有問題,只是大家的意見不同罷了。當習以為常的時候,全勝的人內心那份催迫感會慢慢消退,慢慢變得可以輕鬆地和別人討論,他們可能會發現他們的意見會更多被接納,人際關係亦變得更加好,自己也變得更加輕鬆及快樂。(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