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至小學階段的小朋友,由於語言能力有限,而且心智仍在發展階段,於是未必可以、或很完整地表達內在情緒及需要,然而他們有情緒嗎?這個是肯定的!當他們的情緒及需要得不到回應的時候,有時候他們會以哭鬧、發脾氣、搗蛋的形式表達出來,有時候父母以為他們頑皮、很「曳」,以責罵或教導的方式回應。小朋友被禁止發洩的行為,內在鬱結不能抒洩出來,於是變得更「曳」,更「不聽話」,令父母更頭痛,造成惡性循環。
「兒童為本遊戲治療」適合2-10歲的小朋友,在這裡暫不詳細介紹它的理論及方法,只點題一些重點跟大家分享。首先,為何遊戲可以對小朋友作出治療呢?因為小朋友會透過「玩」去「講說話」,而玩具就是他們的文字,就像成年人透過說話跟朋友分享心事一樣。他們會藉著「玩」的過程去舒緩壓力、去表達生活經驗、感受或期望、去化解內心鬱結、去疏導情緒,我們就可透過他們的「說話」-「玩」的過程,去標示及同理他們的感受,讓他們感到被接納及被尊重。此外亦可透過回應他們的能力,幫助他們建立/重建自信。
以引號來標示「玩」字,是因為這種「玩法」不像平日一些家長給予小朋友的遊戲,例如顏色圖形配對、益智遊戲、棋類遊戲、甚或智能手機等,而是由小朋友原創、沒有特定的玩法、沒有目標或得分的自發性遊戲,例如玩具青蛙遭消防車輾斃、手偶公仔保護玩具小動物、玩具人偶整天在玩不用上學、玩具恐龍咬死超人等,天馬行空,各種各樣,不能盡錄,因為小朋友就是透過不同的「玩法」去表達內心的經驗、感受或期望。然而現在很多給小朋友的遊戲變得「先進」、「益智」、「科技化」,每個遊戲有自己的標準及規則,達到目標才算成功。本來玩遊戲是用來減壓的,現在可能減壓不了之餘,遊戲成為了另類的功課、比較及壓力。
有些父母因為緊張小朋友的行為或想法,或怕他們不懂分辨遊戲及現實,於是在小朋友的遊戲中給予教導、規範、批評:例如小朋友將玩具車撞向另一輛玩具車、人或動物,父母可能會教訓他要小心駕駛,避免意外;小朋友將玩具屋的電視機放入玩具屋的睡房內,父母可能會告訴他常看電視會影響學業,電視機應放在客飯廳裡;玩具恐龍咬著玩具人偶不放,父母可能會批評他這樣做太殘忍、粗暴、沒有愛心。然而,小朋友這樣「玩」正正是想表達內心的經驗、感受或期望,或是情感上的抒洩,父母的教導、規範、批評就忽略了小朋友的情緒及需要,沒有作出適當的回應。
聖經中有兩處提到「不要惹兒女的氣」(弗六4;西三21),是要叫我們以溫和的態度、以主耶穌的教導去教育他們,建立他們,而不是以嚴苛的態度勉強他們接受自己的想法,這反而會使他們更頑梗,亦會使他們灰心喪志,失去自信。
因此在小朋友的遊戲中不是帶領小朋友進到成年人的世界裡,一味給予教導及指引,這就好像太太向丈夫訴苦同事怎樣怎樣不好,而丈夫則教導她不應這、不應那,甚至令太太感到自己很愚笨一樣,亦需進入小朋友的遊戲中,回應遊戲中角色的經驗、感受或期望,或回應他們的能力。否則,小朋友不會想再跟你「玩」-「說話」,因為他覺得你不明白他、不接納他,就像太太不會想再跟教導、規範、批評的丈夫分享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