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的教育裡父母、老師、任何人都慣常地稱讚孩子,例如稱讚他們聰明,稱讚他們幹得好等,認為常常稱讚會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反觀在中國傳統家庭裡父母擔心過多的稱讚會令孩子驕傲,不去努力。然而這種傳統的思想也漸漸被西方的文化所取代。是否只要稱讚,不論稱讚什麼,就能令孩子增加自信嗎?研究告訴我們,事實並不如此,虛浮的稱讚甚至會令孩子失去自信!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Carol Dweck及她的團隊花了十年時間研究稱讚對學生的影響。他們對紐約十多間學校的400位五年級學生做了一個有趣的試驗。他們為每一位學生進行智能測驗,而測驗的題目對這些學生來說都能輕鬆應付的。測驗後這些學生除了獲悉分數外,他們會隨機地被分為兩組,一組稱讚他們的智慧及聰明,另一組稱讚他們付出的努力。之後他們被安排另一輪的測驗,研究員告訴他們有兩份考題可供選擇,一份會比之前測驗的艱深,但告訴他們會從中獲益良多,而另一份則與之前的測驗同樣容易。結果是,90%被稱讚付出了努力的學生選了較艱深的測驗,而大部份被稱讚有智慧及聰明的學生選了較容易的測驗。這好像令人摸不著頭腦!為什麼以為自己聰明的反而會選容易的呢?Dweck指由於被稱讚聰明的學生希望表現得聰明,不希望因失敗而表現尷尬所致。
之後他們再被安排第三輪的測驗,這次沒有選擇,題目都是艱深的,結果所有學生都不及格,但他們的反應有明顯的分別。被稱讚付出了努力的學生表現得平靜,只覺得自己未夠專注;反觀被稱讚聰明的學生,他們表現得緊張、難過,認為失敗證實了他們並不聰明。
之後他們被安排最後一輪的測驗,這次測驗的難度與第一次的接近,都是容易的。有趣的是被稱讚付出了努力的學生比第一次測驗進步了30%,而被稱讚聰明的學生相較退步了20%!
研究結果反映了著重努力可讓孩子有一個可控制的變數,讓他們覺得可掌握他們的成就;著重是否天生聰明的孩子讓他們感覺失去控制的能力,以為成功與否完全倚靠是否天生聰明,忽略了付出努力的重要,同時使他們不敢面對失敗,害怕失敗。
以後若要稱讚孩子,不要虛無地稱讚他們聰明,要具體地稱讚他們,例如他們所付出的努力,他們專心學習,他們留心聆聽,他們在球賽中怎樣發揮,他們怎樣與朋友融洽相處等等,讓他們看見成功的方法及竅門!至於聰明與否,可留待他們為自己來作決定。如果有人告訴你是資優的,你會因為堅信自己將來必定成功而高興,還是擔心因為被稱為資優卻失敗而帶來沉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