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有些時候我們好像只有逆來順受,無力反抗,因為我們估計抗拒也是於事無補,又或覺得抗拒的話後果只會更加嚴重,於是我們會感到無奈、委屈。舉例說,在工作的環境裡可能受了上司的氣,心裡感到很不服,但為了糊口,不敢得罪上司,就算感到委屈,也只好委曲求全;在家裡為了不想跟配偶爭吵,或是覺得爭吵也沒用,於是儘量忍讓,內心卻充滿掙扎與無奈;或因為現實生活與信仰價值的不協調,內心感到很為難,但基於對信仰的信守,惟有無奈接受,以為這是順服,其實心裡帶有一點屈服,心裡並不甘心或情願;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令我們感到無奈的事情,多得不能勝數。種種不同的無奈感燃燒掉我們的生命力,使我們覺得活在不由自主的世界裡,不住的掙扎,感到無奈、壓迫、喘不過氣。
無奈感都是源於覺得自己沒有選擇,迫於無奈地接受一個自己不情願的選擇。而事實上,我們是有選擇的,而且我們在權衡過後作出了一個當時覺得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就以受了上司的氣卻敢怒不敢言為例,表面上好像沒有選擇,然而我們可選擇作出辯解、投訴、辱罵對方、辭職等等,不過在眾多選擇中選擇了薪金,選擇了照顧家庭開支等種種原因而不作其他選擇。如此,我們已為自己作了最佳的選擇。再以另一例子解說,有人報讀了一個課程,他不喜歡課程中其中一個科目,但不修讀這個科目的話他就不能畢業。由於他覺得自己沒有選擇,於是在上那個科目的課時感到很無奈,很不開心,很不情願。然而他可以選擇不上那個科目的課,不過他選擇了能夠畢業,選擇了證書,所以繼續上課,繼續交功課,繼續考試。因此,他是有選擇的,而且他已為自己作出了最佳的選擇。
既然我們是有選擇的,而且又為自己作出了當時最佳的選擇,還何必感到無奈?